文 / 張玉音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的「策展人培力專案」,被臺灣視覺藝術圈視為是新手策展人最穩當的出道舞臺。從「策展人培力專案」出發,在不同的臺灣中小型藝文空間中獨立策展,再到「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申請的通過,幾乎成為目前臺灣線上策展人,慢慢在業界站穩腳步的職涯途徑。然而,以國藝會這樣半官方的藝文補助組織,當初在建構與「策展人」相關的補助機制時,是對應何種藝術生態需求的觀察?

 

首屆策展人培力專案於鳳甲美術館舉辦,入選策展人蘇俞安於現場導覽。(鳳甲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培力專案」的出現:當空間成為一種贊助條件

國藝會獎助三組總監藍恭旭表示,「策展人培力專案」剛好是他十數年前擔任獎助組資深專員時規劃的。這個專案的產生,其實跟他在此之前規劃執行的「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簡稱「東鋼專案」)有關。當時的「東鋼專案」可說首次把國藝會過去的「財務」贊助轉化為「實物」贊助,將企業的機具設備、廠房空間、技術、人力等資源,轉化為補助藝術家創作升級的實質資源。當年由前東和鋼鐵(簡稱東鋼)執行長侯太太(侯王淑昭女士)提出與國藝會合作的專案,規劃了三年(2009-2011)的期程,專案結束後東鋼自主成立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持續辦理駐廠創作至今。

 

東鋼苗栗廠原料場。(國藝會提供)

由於「東鋼專案」對藝術家創作有明顯的效益,而當時與侯太太同樣是國藝之友的企業家邱再興(現任國藝會董事),看到「東鋼專案」的成果後,也主動詢問國藝會能否協助評估,有何資源是鳳甲美術館可以協助藝術界的? 當時策展相關的資訊、生態與組織資源都不若現在那麼豐沛,藍恭旭認為從「東鋼專案」開始後,藝企合作有了新的實踐可能,因此他跟邱再興建議,鳳甲美術館可以釋出檔期與空間,給予年輕策展人開展策展生涯的機會,同時提供館務行政的支援(如文宣策劃),來建立策展人展覽實務的操作經驗。當時專案也由館舍規劃策展工作坊,讓入選的年輕策展人上課,在更多面向上開展多元的經驗,這樣的規畫便成為「策展人培力專案」往後數年執行的主要模式。

 

東鋼苗栗廠冷作廠。(國藝會提供)

館所合作經驗為年輕策展人添羽翼

而後,藍恭旭轉任北師美術館總監,從2012年北師美術館空無一物開始草創,直到2017年再度回到國藝會,這五年間是他藝術行政生涯的數十年中,首次親力親為地營運一座美術館。年輕時期的他雖有參與「臺灣前衛文件展」的策劃經驗,但那多半還是在「替代空間」的展覽架構下執行,而北師美術館有別於替代空間的經驗,使得他另有新的體會。「每間美術館都具有獨特的差異,但也存在一致性。和不同的館舍合作,對策展實務的累積是多元的經驗,缺乏和館所合作的相關經驗,策展人是很難掌握策展的技術細節。」所以策展技術、細節與架構的成熟度,處理作品與實際空間的能力,是有可能透過多元的場館合作經驗,逐步累積出來的。

 

首屆策展人培力專案於鳳甲美術館舉辦,入選策展人陳怡君現場導覽。(鳳甲美術館提供)

因此,廣泛和不同的美術館合作,對於年輕策展人能力上的提升,應當會有實質的正面影響;所以當他從北師美術館再次返回國藝會,便將「策展人培力專案」擴大參與,規劃與邀請更多不同的館所合作。除之前長期合作的鳳甲美術館,以及後續合作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蕭壠文化園區,更拓展包括毓繡美術館、宜蘭美術館、北師美術館和有章藝術博物館等。並有意識的從機構類型與地域條件來挑選館舍,除了臺灣北中南東各區域外,還包括了公立美術館、私人美術館、大學美術館等。藍恭旭認為每個組織的行政邏輯不同,背後也有各異的主管法規等問題,對於策展規劃與實務,都有著不同的挑戰,所以在「策展人培力專案」中提供更多種類的合作美術館,讓策展人與館方在各個合作階段相互切磋。這些看似無形的過程,對於策展人職涯發展的助益,更能凸顯這個專案的培力優勢。

 

美術館無祖國:串聯中小型美術館聯盟的遠程目標

不同類型美術館組織實際的運作與規範,對策展人來說都是學習;藍恭旭透露目前「策展人培力專案」合作的六座館舍未來可能會持續擴充。專案除了在場館合作上趨於多元,藍恭旭提到背後更隱含一個希望在培力專案合作的前提下,串聯中小型館所成為資源互助聯盟的平臺,這也來自他過去的美術館經驗。「因為我們的美術館員跟工人一樣,是沒有祖國的,我們天生要相互合作、連結」,館所之間在展覽、藏品、策展規劃、研究發展等面向,甚至加上展覽檔期、器材、人力、資源的相互支援、分享與互通有無,都是為了成就彼此最好的營運品質,以提升國家整體美術館事業的發展。他希望透過「策展人培力專案」讓這樣串聯互助的概念更加流通,「讓中小型美術館形成聯盟,成為機制共享、協力的平臺,希望能夠透過國藝會的培力專案來逐步串聯。」

 

首屆策展人培力專案於鳳甲美術館舉辦,當時入選的策展人葉佳蓉後來也進入鳳甲美術館工作,目前擔任館內專職策展人。(鳳甲美術館提供)

藍恭旭也提到目前臺灣各縣市,幾乎都規劃設置美術館,未來內容生產將是很大的挑戰,其實「策展人培力專案」對美術館來說,就不失為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當美術館要苦思未來經費、內容哪裡來,培力專案其實整合了這些需求,美術館提供空間、組織支援等獨特的資源,而國藝會協助評選並補助內容的生產,對新興策展人來說又是經驗的累積,這是一個多方需求都能滿足的方式。」

 

林羿綺作品《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Nanyang Express》以及翻譯成印尼文的家書內容。(林羿綺提供)

為策展人與藝術家鋪路:「廣設臺灣館」

而在國藝會發展「策展人培力專案」前幾年,已有「視覺藝術策畫性展覽補助專案」,其實它就是今天的策展專案;但從它的專案名稱,就可看出當時「策展」這兩個字還沒有大量流通。它是林曼麗第一次擔任國藝會董事長時提出的,是國藝會非常長效型的專案,至今少說已經有15年了。當時策展專案考慮補助有資歷的策展人,經過數年之後,考量到年輕一輩的策展人要拿什麼資源開始累積策展實務,加上前述「東鋼專案」的因緣,才開始有了「策展人培力專案」的出現,考量向下延伸、拉拔年輕的策展世代。但目前臺灣資深策展人,要持續累積國際策展人脈與經驗的機會有限,過去多數都是靠臺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等平臺,因此有必要持續拓展更多的機會與管道。

 

藝術家鄭怡蘋(Betty Apple)長期關注如何將女性主義及女性身體的自主權融入其電音及多媒體表演之中。藝術家考察日惹電音表演生態,並和東南亞表演藝術家及音樂家合作,共同製作表演節目《#NOISEXY》。(日惹雙年展提供)

藍恭旭提到,國藝會這兩年經過諮詢,徐文瑞老師提出「廣設臺灣館」的構想,近期與日惹雙年展合作設置臺灣館,就是首次的示範計畫。未來從「策展人培力、視覺藝術策展專案到廣設臺灣館」,成為臺灣策展人生涯可尋覓進階的途徑,「這會讓臺灣的策展世代整個銜接起來,從培力計畫起步,再到策展專案時更加成熟的展覽計畫,而後到廣設臺灣館。將策展人輻射到國際和雙年展機制,國藝會積極補足這塊,讓策展補助機制和策展人生涯進程更能相互加乘。」

 

陳思含《Study on Borders》描寫當代國際政治邊界的裝置作品。(國藝會提供)

而「廣設臺灣館」如何規劃執行,藍恭旭從太空器飛行的「對接」(docking)技術得來一個靈感,也就是登陸月球並不是同架太空船原機來回,而是透過其間不同程序的飛行器進行對接,將太空人成功送上月球。下階段將策展人投放到國際的做法,是在國藝會「ARTWAVE國際藝術網絡平臺」的架構下,委託了數位已經具有相當國際關係網絡的資深策展人,去探尋各個具有推廣潛力與合作效益的國際雙年展,之後運用對接概念,由這些母船帶領這些登月小艇——中生代或新生代策展人,在跨世代的合作中,運用策展專案資源的支持,以多元、靈活的途徑協助新一代策展人能有機會參與國際上不同的雙年展臺灣館的設置,之後再代代相傳,持續地探索這些不同的雙年展「星體」。因此,從「策展人培力專案」、「視覺藝術策展專案」到廣設臺灣館,便蘊含了國藝會對於下階段策展人生涯發展序列的完整想像與規畫。

 

為創作《日惹盜版》,李勇志在駐村期間與助理每每於半夜進行招牌拓印工作。(李勇志提供)

為組織與獨立策展人提供持續成長的可能

最後,藍恭旭也提到為何今年國藝會會興辦「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簡稱CIT19)的其中一個緣由,也是站在思考策展人職涯資源的其他可能。由於近年來許多獨立策展人成長到一定階段,基於個人生涯發展的現實需要,多半都會進入到機構內工作,為了提供策展人進入機構後,持續維持與國際或外界的連結。在ARTWAVE架構下,便與立方計劃空間合作,加上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參與,規劃CIT19,希望協助獨立及機構策展人在現有的機制之外,在國內能有穩定的教育與交流資源,讓他們能持續成長。

從「策展人培力專案」到「視覺藝術策展專案」,再到廣設臺灣館與CIT19,其實能感受到國藝會對各種策展人生涯發展的階段,試圖提供準確的策略與補助資源。而每個策展類專案間,都存在延續與相互呼應的關係,我們也能從策展培力發生的前世與今生中,理解補助系統從單向度的想像,試圖有機貼合一位策展人從青澀到成熟的可能需求。

 

林羿綺作品《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Nanyang Express》以及翻譯成印尼文的家書內容。(林羿綺提供)

(本文作者為張玉音,全文刊載於 典藏 ARTouch.com ,文章上線時間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