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萱

屬於台灣的策展學與策展史的建構,無論是菁英化的策展理論與專業培養,乃至於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的創意角色建構,皆植基於台灣這20多年來的策展培育發展歷程之上。逾20年的發展中,如何在當下的2019年,重新將視線再度回到策展方法及意義的討論,透過具有宏觀視野的國藝會「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在地推動當代策展不遺餘力的機構北美館,在與立方計劃空間的不同層面協作之下,談談為何舉辦「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的關鍵原因和理念。

 

近年來,策展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職業選擇,無論來自藝術或相關領域的青年們常對此充滿興趣與嚮往。策展一詞的出現已歷經多時,甚至早已被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文化生產工作的概稱。但對於有志投注於此的人們來說,時至今日的策展工作者所真正面臨的挑戰到底是什麼?在今年3月,由長期以來以「策展」為導向的非營利藝術機構立方計劃空間(簡稱立方空間)公布了「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 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s,簡稱「CIT19」)的系列活動,這個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共同總主辦、立方空間策劃籌辦的活動,宣告著「希望提供青年策展人學習、思辨與實踐的互動平台及多元對話場域。」並公開徵募有志從事當代藝術專業策展的青年參與率先登場的策展系列工作坊。

三個分屬於不同層次與面向的藝術機構,在台灣建構策展學、策展脈絡的逾20年後,協力架構出這個思辨平台以及將於今年10月展開的國際策展論壇「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這似乎也讓人再次好奇,台灣策展的歷程至今已然發展至何種階段,所謂的「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又該是什麼?透過訪問三位主要的促成者: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北美館館長林平以及立方空間的總監鄭慧華的策劃概念說明,藉由三人所分屬的機構思考路徑與背後的策略,希望可以藉此進一步探討當代策展的意義與現況,並談談舉辦「CIT19」的關鍵原因和理念。

「CIT19」第三場工作坊由講師鄧富權(Tang Fu-Kuen)和袁志偉(Yuen Chee-Wai )帶領,學員為當時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超音樂・異聲驅動」中展出的六件作品,重新設計Live Art的展演方式。(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我認為現在是一個整合資源的時機

在開啟訪問時,林曼麗首先描述了台灣藝文環境的整體情勢,指出國藝會作為國家型的藝文獎補助單位已有22年的歷史,從前幾年開始,因應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即處在持續變動的狀態中。而國藝會的核心使命是創造價值、支持藝術家的創作,於此同時,藝術發展至今也跨越了原先的領域界線,生產出更廣泛的跨文化、族群、國家的各式共製、共享、共生、共創的創作方式,這已然是一種現在進行式、甚至是常態了。但如何才能讓藝術家的創作可以獲得更多的迴響和共鳴,不僅囿於台灣,更包括在國際上的發聲機會。所以國藝會在近幾年,不只是在國內的藝文生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更特別著力於朝國際推進的腳步。

然而,台灣在面對當今世界趨勢與各國的文化政策時,依然處於相對劣勢的處境,台灣沒有如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ncil)、日本基金會(Japan Foundation)或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等專門致力於國際交流的組織或基金會能夠以整合力量對外發聲。長久以來都是靠藝術工作者單打獨鬥的方式建立個人或小群體的網絡連結。雖然,台灣的藝文工作者得以申請與國際交流相關的專案補助,但林曼麗仍不諱言在既有補助機制的政策工具中,國藝會仍更像是隱身在藝術家、策展人背後的角色,讓這些申請者獨自面對朝向外部推進與連結的機會。

該如何以現有的資源與處境,面對自身與鄰近國家關係的連結時、如何在亞洲脈絡中構築出屬於台灣自身語境等問題,林曼麗認為整合資源、匯聚力量是現下台灣藝文環境成長的當務之急。「回到國藝會董事長任內,我認為主要的方向應是將現有的政策工具進行垂直整合。所謂的垂直整合,就是將原有散落的政策工具重新梳理、彙整,建立一個平台,而我們將此平台命名為『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簡稱ARTWAVE平台)。」林曼麗強調ARTWAVE平台的整體結構期望朝更具立體感的面貌推進,其中視覺藝術的規劃以陸、海、空的概念分為三個區塊:一是今年與北美館和立方空間合作、共同籌備「CIT19」的工作坊與國際策展論壇「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二是與如日惹雙年展(Biennale Jogja)等國際雙年展結盟,繼而讓當地基金會、藝術團體、藝術家和策展人等產生更多連結;三是尚在企劃中,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林宏璋老師合作的策展書寫計畫等項目。

「CIT19」第一場工作坊在講師墨夫.艾斯皮納 (Merv Espina)及葉紹斌 (Yap Sau-Bin)的帶領下,學員透過文本閱讀與小誌(ZINE)實作,展開對展覽策劃中權力結構的討論。(攝影/郭景捷,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再回到為何將「CIT19」作為啟動ARTWAVE平台的契機時,林曼麗表示,「台灣策展專業的養成已逾20年,除了各單位的努力外,國藝會亦自2004年開啟『視覺藝術策展專案』、2010年推動『策展人培力專案』,這些專案持續至今累積了一些成果。但到了2019年的今日,我認為台灣在國際鏈結的部分還可以更積極地做出一些努力。特別是針對亞洲跟東南亞和南亞的部分,更是值得著力之處。這也是ARTWAVE平台中的視覺藝術部分,將這次主題設定在『策展』的主因,希望透過這項工作本質的專業整合特性,進一步彰顯策展工作所具備的國際連結能動性,繼而孕生了首屆的『CIT19』。」首屆「CIT19」匯集了北美館與立方空間的力量,協力打造當代策展的思辨平台,林曼麗表示,未來也會與全台不同單位、機構合作持續舉辦「CIT」,期待串連與整合各方資源和能量。

「要做任何事情,我認為首要的步驟是構築好平台,自然就會產生鏈結、擴散進而繁衍的後續效應。」林曼麗說明國藝會的國際連結由「點」至「線」、從而連結成「面」的工作,整體環環相扣。希望透過這樣垂直整合與橫向連結並進的立體結構,推進台灣藝術環境的發展。當各國有實力和資源的基金會在全世界積極佈點的當下,有著長期國際文化交流經驗的林曼麗深知箇中困境與現實,故其一再強調整合與協作是現階段她認為國藝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資源不在大小,而是在如何精準而專業地進行分配。當國藝會將所有的政策工具整合完備後,事情便更有可能水到渠成。」林曼麗認為此次的「CIT19」與其他並行的計畫讓人才聚集並相互交流,繼而產生更廣泛的平台外溢作用,「透過對藝術生態進程的梳理、政策工具的更新彙整,藉此得以匯集力量並創造更大的舞台,這是國藝會的工作,也是讓我們能夠一起往前走的力量。」

 

北美館館長林平:文化中介者的立體角色建構

而作為「CIT19」的共同舉辦單位,北美館館長林平依據自身策展與藝術行政的教學與實踐經歷,對台灣的策展脈絡與進程做了清楚地說明,並談及關於策展人這一角色的定義與實質工作內涵,標示出北美館作為公立機構在此次「CIT19」的參與定位和想法。

林平認為2015年出版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標誌了策展在台灣已經發展出了在地脈絡,同時培養出第一代與第二代策展人,許多年輕策展人更擁有西方的專業學歷,並返國服務、實踐,甚至進入教學系統中,這些也都是策展生態漸臻成熟且多樣化的表徵。而就公部門藝術機構的角度來說,推動策展人才的培育與實踐,她也表示並非僅有北美館在此面向持續努力。1992年,北美館的展覽「延續與斷裂:宗教、巫術、自然」中便有了相當於策展人角色的「責任藝評籌畫」機制;1995年前後,台北縣立文化中心亦非常積極推動相關活動的實踐;199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更召開了第一屆的「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同年,北美館主導的台北雙年展邀請了日本策展人南條史生(Fumio Nanjo)策劃展覽,標誌出鮮明獨特的國際策展人定位;在1995到1998年間,台灣的藝術院校也開始陸續成立藝術行政、博物館學等相關課程;1999年起,由北美館籌備的威尼斯雙年展正式對外徵選策展提案;進入到2000年,藝術生態更趨成熟,策展人機制的運作也更為完善,譬如台北雙年展採取雙策展人制度,在文化中介的角度中取得在地與國際間的平衡關係。同時間,國藝會也開啟藝術行政人才的研習培育;2002年,台灣第一個由民間啟動的藝術獎項「台新藝術獎」成立,設定以展覽為觀察對象,但遲至2010年才首度以策展人為獲獎對象;2004年,國藝會開始推動的「視覺藝術策展專案」,不僅是該領域來自公部門較為有力的資源,事實上也是培養業界獨立策展人的關鍵機制;2010年,國藝會更針對年輕世代的策展人啟動「策展人培力專案」,進行以機構為實踐場域的培育計畫,諸如此類都是在藝文機構中,屬於策展實踐的先驅標誌。

身為教授策展學、策展史教育工作者的林平,述及過去曾嘗試定義策展人這個角色的意義,「我將之定義為『文化中介者』,而文化中介者角色與方法論也都會隨在不同時代改變,即是我們所稱的『策展人』。這並非前所未見的現象,只是以不同的型態或名稱去形塑、創造當代的文化,或是對於過去歷史進行檢視。」而在進入北美館擔任館長一職前,除了教學經驗之外,林平更長期與國藝會合作,也參與了策展相關補助專案的催生工作。此外,她也透過曾經營二十號倉庫的經驗,讓她更加確立「策展」實則是一種非常立體的行為。而建構這種立體感的過程,是在機構體制中尋找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配、釐清每個階段的目標、尋找最為合適的方法論,以及聚集優秀的人才等,這些也是文化中介者/策展人在啟動整個藝術生態運作時的複合性工作,同時她也強調了策展人工作的「遊牧」特質,藉由這樣的特性,得以拓寬視野,從不同性質的合作與機緣中找整合的力量。

當談起為何會一口答應加入這次「CIT19」的合作之列,林平說道,「當時機點到來,我們必須能辨識它,並努力地加碼,在過程中會有各式各樣酵母的存在,讓事情朝著正向與有利的路徑發展。所以當收到來自國藝會的邀請、具有口碑的立方空間提出想法後,我們便一拍即合。北美館也隨即啟動研究組,開始一連串方法論的對接工作。」

有著35年歷史的北美館,不論是就「in house」的館內策展人或合作的外部策展人,長年來培養了許多人才。研究發展組組長廖春鈴表示,「早期,策展這個議題在美術館中已理所當然地內化,就如同本份工作中的一環。但透過這次『CIT19』的契機,北美館得以省視自身的策展演進歷程,甚至映射出台灣的藝術發展脈絡,透過這次的策展論壇和工作坊,也讓大家能夠聚焦在這個看似已日常化的『策展』工作。這些都可能提供有志於此的新進策展人們一些參照。」同為研究發展組的助理研究員王柏偉也進一步補充說明,「跟國藝會與立方空間的不同之處在於,北美館畢竟是一個館舍,策展人們在機構中持續策劃展覽的過程中養成,慢慢累積經驗成為『機構型策展人』。這與大家說到1960年代以降,特別是199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獨立策展人』的訓練方式非常不同。當觸及展覽技術或是展覽類型的討論、回應台灣的展覽史時,那麼美術館的經驗便非常重要。」

無論是何種培育歷程,在企圖鬆動美術館白盒子、殿堂空間性質,轉換成更為有機靈活的平台的同時,文化中介者/策展人的角色在其中便持續作為想像與現實的建構者。林平表示,「我一直認為,美術館不只是一個歷史研究與詮釋的中心,透過典藏與研究型策展則能夠更多元地檢視、詮釋過去的歷史;此外,美術館的另一項重要功能便是『回應當代的能力』,而在此中,美術館如何扮演一個適當的角色,促進良性與有機的循環,我一直視為自己擔任館長中非常重要的推進取向。」位處公立機構的角色的北美館對於育成策展人才的使命感與自身所能對應出的台灣策展脈絡,以機構的資源及力量注入這次「CIT19」的合作中,亦是促成這次的三方合作的主因之一。

 

【BOX】

立方計劃空間鄭慧華談「CIT19」策劃想法:
通過行動,來看台灣策展學及策展史的建構與梳理

身為此次項目內容的主要籌畫者,當談起為何在此刻著手進行「CIT19」時,立方空間的總監鄭慧華認為:台灣自1990年代起,20多年來,對於梳理台灣的策展學、思考策展史的想法早已在大家的心裡醞釀了好一陣子。不論是藝術學院開設策展學程、各機構與單位主辦的大小「策展學校」,與對於策展專業的持續討論都在在顯示了人們對於策展工作的關注。「我想現在的確是一個合適的時機點,一方面,台灣專業策展發展歷程的轉進,已經足以讓我們回頭去審視過去的建構痕跡與脈絡,然而上一次關於策展的較大型的國際性論壇,嚴格說來,是發生在1998年在國美館舉辦的「全球華人策展人會議」,現在回想當年這個論壇所提出的問題意識,然後觀察這20年的歷程轉變,是相當有意思的。所謂的「策展人培養」也都經過了好幾個世代。1998年後,當然也有些區域性的、小型的討論與策展課程,持續也相對零散的發生,而現在就是一個時機點,正好能夠就這些細微的累積來梳理台灣策展學與策展史的脈絡。」鄭慧華說道。而此次國藝會的活動,集結了不同層面的資源、人力進而創造了舉辦活動的契機。而我們也邀請了曾會的林曼麗董事長積極推動,與北美館林平館展的支持,是能夠在現下推動的最主要關鍵,「這次出版《台灣當代策展20年》的研究者呂佩怡老師加入,北師美術館主辦工作坊、再加上北教大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加入共同策劃,希望能夠藉從空間、歷史、技術的各個層面銜接起台灣的策展討論。」

而在此次的「CIT19」中,立方空間在國藝會與北美館兩個機構的積極推動之餘,所處的位置是更為細緻的內容規劃部分。這次的活動,除了集結三方的資源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大家以所悉的現況進行討論,對於應該如何讓軟性資源也注入活動中,串連起人脈的國際網絡與關注視線。在工作坊的講師安排上,鄭慧華提到,過去舉辦的各式策展工作坊中,我們較常看到的方式主要以老師給予自身所學與經驗分享為主,但其中較缺乏群體的討論與腦力激盪的來回過程。故這次在工作坊的設計上,所設想的不僅是講師與學員的上下對話關係,更希望是能夠讓講者、學員彼此之間亦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一共六場的「青年策展工作坊」,設計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活動形式,每一場邀請兩位講師,並盡可能舉辦多次會前會,讓講者彼此能夠互相交流之外,也透過交流的過程,思考研究關注與工作,進而,能將這些已經通過激盪討論的內容帶給學員,形成一種層次更為豐富的工作坊面貌。關於這樣的架構設置,鄭慧華表示,「一開始,我們設想上這會是個具有挑戰性的困難配置,但在現在已經舉辦的四場工作坊中,兩兩一組的講師雖然多以彼此還算熟悉的組合搭配,對於工作與思考上更為細緻地交流也是首見。然而原本我們設想的困難磨合甚至沒有發生,因為講師們針對這樣的『挑戰性』設計也都表示高度興趣、樂於跟其他人對話與意見交換。對於學員的期待也都很高,希望能進一步了解。」

而鄭慧華也為我們介紹是如何安排出這次的講師組合,以及就其各自專擅的策展領域所分別設定的思考方向。第一組講師較著重在東南亞區域的策展人,菲律賓的墨夫.艾斯皮納(Merv Espina)和來自馬來西亞的葉紹斌(Yap Sau-Bin)都跟目前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覽有些關聯,所以他們會就參與「太陽雨」策展工作的角度進一步談談自身的策展觀念,以及策展的地域性特質與觀點為何。第二組則由非營利機構與商業畫廊的並置角度切入,講師周安曼曾在香港老牌非營利機構Para Site工作,她與劉文棟(Alexander Lau)在新興商業畫廊Empty Gallery的實踐二者之間譜構出多重的對話,呈現出不同性質空間中策展人的位置與思考。第三組則強調跨文化與跨領域的策展,從「表演」角度重新思考展演機制,鄧富權(Tang Fu-Kuen)與聲音藝術家袁志偉(Yuen Chee-Wai)聚焦在策展的表演轉向。第四組則偏重研究與論述建構的策展,工作坊就文化研究者許芳慈與維帕.布利貞農(Vipash Purichanont)兩位講師的研究,摸索出歷史研究與當代策展實踐的交織可能與探討其創造性。目前四組講師所面對的方向均有不同,雖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透過不同的視角切入了這次的工作坊。透過「CIT19」的兩階段計畫,銜接起台灣發展至今的策展脈絡。

透過對於三個機構主事者的訪問,或許可以讓此時舉辦「CIT19」的緣由與輪廓更為清晰,誠如呂佩怡在《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中〈在路上:九〇年代至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完整梳理了1992至2012年的策展進程與詞彙意涵的賦予,這個持續進行的、屬於台灣自身的策展歷程,是如何在今日仍能有一個再次深入的可能,如同該文末段所述,「若說當代策展在『當代』這位『時間的同志』的陪伴下是開放的、流變的、未完成的、持續施工中的未竟之事。台灣當代策展正是青春洋溢的『在路上』。」這所謂的「在路上」的過程中,透過各種自發地、積極的、前沿的參與,我們才有了一次次的推進,過去的經驗積累了現下的策展生態,也透過各種經驗、知識的累積,讓台灣策展的面貌越見明晰而豐富。在此次的「CIT19」中,協作共力的分工方式早已打破過往的工作價值觀,匯聚的資源形成了層次豐富多元的網絡,透過不同機構層次的凝聚,讓已有著近30年歷程的台灣策展脈絡能夠更臻明確。或許,當我們問起何時是舉辦這次活動的最佳時機點時,當下所能夠匯聚最大的力量之時便是那個時刻,藉由眾人之力與資源的匯聚,讓同樣「在路上」的途人們能夠有更加完善豐富的行走路徑。

 

(本文作者為王萱,全文刊載於 典藏 ARTouch.com ,文章上線時間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