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萱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2018),是鳳甲美術館近年來推出一系列北投在地研究計畫的呈現。(鳳甲美術館提供)

目前已舉辦六屆,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主辦的「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是許多新進策展人的首次亮相。其中,鳳甲美術館更是自2010年開始與國藝會合作,最初幾屆甚至以「策展人培力@鳳甲」為名,彰顯了鳳甲的重要定位,美術館見證了近十年「策展人培力」專案的調整與轉變。透過訪談現任館長蘇珀琪,進一步深入理解「策展人培力專案」之於機構的角度,是如何思考與推進。

鳳甲美術館館長蘇珀琪。(鳳甲美術館提供)

看到一個缺口時,鳳甲美術館成為銜接平臺

專案的發生,源於身為國藝會之友的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鳳甲美術館創辦人邱再興先生參與「藝企合作」時,向國藝會提出合作的意願。當時,國藝會從「視覺藝術策展專案」施行經驗,觀察到一個缺口——那些更年輕、甚至完全沒有實務策展經驗的新進策展人,當有想法時該如何開始?

談起這個問題時,國藝會與邱再興一拍即合,開始朝向補足這塊缺口的方向前進。國藝會開啟「策展人培力專案」,挹注新進策展人一個可實現計畫的資源,而鳳甲美術館則配合該專案,提供培育年輕策展人的空間。面向這些剛起步、有志於策展工作的年輕策展人,也彌補了策展人甫畢業到已具備豐富經驗之間的過渡階段。

 

2010年「策展人培力@鳳甲」,由葉佳蓉策劃的「非處之棲」展覽現場。而她除了是首屆獲選專案的策展人之一,後來也正式成為鳳甲美術館團隊的一員。(鳳甲美術館提供)

 

最初,一次獲選的三位新進策展人約有30至40萬元的策展經費補助,難以額外支付場地租用等開支,所以邱再興便提議由鳳甲提供場地,減省這筆開支。雖然鳳甲美術館是中小型的空間,但也因此在有限的預算下,策展人才能將資源分配在適當的尺幅中進行實踐。三位獲選策展人同時於鳳甲美術館進行計畫實踐,也在場地壓力稍減的情況下,實踐各自的策展計畫。這也是最初幾屆「策展人培力專案」的情況。

 

2012年「策展人培力@鳳甲」,由柯念璞策劃的「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香港、大阪與台灣三地聯展」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鳳甲美術館陪伴「培力」的十年轉向

自2014年起,「策展人培力專案」也從原本的一年一期,調整為兩年一期的專案策略。同年蘇珀琪也正式加入鳳甲美術館團隊。國藝會從過去獲補助策展人的反饋中,了解即便規模並非大型的展覽,仍有研究階段的需求。原本的規劃,獲選策展人其實沒有足夠的研究時間,當得知獲選即進入展覽製作期的緊繃模式。對於新進策展人的幫助是否足夠的提問和反思,也是國藝會調整專案的主因。而預算也增加至現行的60至80萬元,並可以包含研究費用。也因為這些的轉變,思量到若所有策展專案仍維持在鳳甲美術館實踐,對於策展人與館方所能發揮的空間都相對受限。也因此,便開始有更多合作館舍加入成為「策展培力專案」的平臺。補助策略的種種調整都隱含了資源與策展結構的可能性隨著經驗累積,逐步成長與變化的痕跡。

 

2013年「策展人培力@美術館」,由方彥翔策劃的「氣候幻事」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不僅培力策展人,也是機構的學習場

談到鳳甲所扮演的角色,蘇珀琪認為美術館的團隊也隨著補助專案的策略調整而產生明顯地轉變。雖然2010至2013年的展覽,她並非以館長的身分參與,但透過後來涉足館務後的實際工作對照,她觀察到美術館所認定的自身角色逐漸產生變化。初期,鳳甲美術館將自己當作協力平臺,提供行政資源與場地,但不會涉入策展人的提案內容。協調同時展出的三檔展覽的動線與空間,美術館的參與多以整合性的空間分配為主。到2014年起,國藝會調整專案為一個策展提案與一間館舍媒合後,她也鼓勵美術館的工作團隊進一步與獲補助的外部策展人深入交流。

蘇珀琪觀察到過去美術館的專案承辦同事,往往認為「策展培力」是外部來使用鳳甲的空間。然而,雖然以這樣的方式工作對於館方的行政成本相對輕鬆,但卻也錯失了與策展人深入合作的可能。「我認為這是件很可惜的事情,無論如何美術館一年僅有四個檔期。每一個檔期都很珍貴,若僅是當作場地出借之用,一是館內團隊喪失學習合作的機會;二是展覽與鳳甲美術館的關聯性低,也無法讓展出成為美術館的一部分。」但若與接受培力專案的策展人有著更深厚的合作關係,在彼此協力合作中,才有可能建立與策展人、藝術家們的連結,甚至進一步形塑出鳳甲美術館的機構形象。

 

2015年「策展人培力@美術館」,由賴駿杰策劃的「基進的書寫形式」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機構策展人與獨立策展人間的同儕學習

「我相信,過去機構承辦人一次要面對同時展出的三檔展覽,以當時的行政繁瑣程度,實在是難以細緻且深入地回應每一位策展人與其背後的多位藝術家和展覽概念。專案策略調整後,我們的團隊也有更多投入的可能,館方能夠更有餘裕在展覽發展的初期,便了解策展人的動向與進度,依據對於館所的熟悉度,適度給予建議。在這樣的調整中,或許能稍稍讓觀眾感覺到展覽與鳳甲美術館的關係並不會太遙遠,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好的轉變。」

蘇珀琪也認為外部策展人的進駐,讓館內策展人與團隊可以觀察一位Freelancer策展人如何工作?透過比較與參照,讓美術館的團隊也能夠藉此契機學習。同時,館內成員對於場域的熟悉感也為外部策展人提供提醒與建議;外部策展人的另類視野,也讓館內成員重新思考習以為常的不同可能。雙方對於觀眾群的理解,也在以不同位置為出發點的交會中,覓得全新嘗試。蘇珀琪說道,「這樣的互動是鳳甲美術館作為參與機構受益最多的部分。我們不只是得到一個好展覽,且機構與策展人都能夠在這樣的協作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她也補充道,「即便過程中難免發生的衝撞,但在協調過程中也成為不同實踐的積累。或許也是因為參與『策展培力』的策展人與館內成員年齡和資歷相近,在這樣的平等關係中、同儕間相互觀察的過程對於雙方來說都很有助益。也正因為這樣實質合作的過程,彼此才可能建立往後『有商有量』的理想關係。」

 

2013年「策展人培力@美術館」,由方彥翔策劃的「氣候幻事」。(鳳甲美術館提供)

從「策展人培力」,到美術館的支線培力計畫

鳳甲美術館近年來漸漸發展出機構自身明確地關注軸線,一是策辦「錄像雙年展」;二是對於社區與在地的投入。這也能夠讓外界越來越清晰地定調美術館的發展方向。蘇珀琪認為,鳳甲也是從多年來參與「策展人培力專案」的過程中,開始慢慢思考「培力」這件事,並從機構自身開始實踐。不僅將機構設定為策展人培力專案合作者,更是一個「培力平臺」,試圖在機構的資源下拓展其他的培育空間。

 

除了培力策展人,鳳甲美術館也朝向成為一個「培力平臺」為目標,邀請發展中的藝術家製作個展。圖為「TELL ME WHAT YOU WANT-余政達個展」(2017)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2019)便是奠基於針對在地踏查研究後的成果。(攝影/陳政道、曾韻潔,鳳甲美術館提供)
「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2019)便是奠基於針對在地踏查研究後的成果。(攝影/陳政道、曾韻潔,鳳甲美術館提供)
其中一項是每年策辦一位年輕、發展中期的藝術家個展,提供場地之外也讓機構策展人訓練自身的眼光與實踐經驗。此外,亦與在地社群合作,除了維繫機構發展方向,也提供具田調與研究性質藝術計畫的培力訓練場。這些發展皆源於關於「培力」的進一步思考。蘇珀琪強調,她認為培育機構內部的策展人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對於機構來說,行政與策展能力兼具的策展人是撐起機構的重要角色。當館內策展人的眼光與機構發展能夠在同軌道並行時,兩造發展皆會運行在更為清晰的路徑上。對於機構延續性的思考,也回應了她所認為「培力」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2018),是鳳甲美術館近年來推出一系列北投在地研究計畫的呈現。(鳳甲美術館提供)

 

培力之後如何繼續?

回到如何培育一位策展人,蘇珀琪認為參加「策展培力」的策展人們,從提案到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是一個檢視自己到底適合什麼事情的好機會,是一次非常完整的練習,也藉此釐清自己真正感興趣與擅長的部分,面對不擅長的部分又應該如何找到合作對象。「我認為,這就是進入下一步很好的練習與實踐,也同時進入了真正的職業狀態。或許在計畫完成之後,有人選擇進入機構、有人選擇成為獨立策展人,或是朝向更多面向開啟自己發展的可能,但這些都是在理解之後作出的選擇。」

蘇珀琪接著說道,「將要迎來的這個世代,我想除了同心協力,否則難以有其他出路。這個世代的大家要如何手牽手發展,在資源上共享、協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建立自身與外部的連結。」所以,她認為透過這樣「策展培力專案」的交流,可能在過程中找到彼此契合的同儕、進而產生後續的連結,建構出並非上下或權力關係的健康人際網絡,這樣的過程也正是這項專案能產生的無形價值。

 

「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2019),是鳳甲美術館近年來推出一系列北投在地研究計畫的呈現。(鳳甲美術館提供)
(本文作者為王萱,全文刊載於 典藏 ARTouch.com ,文章上線時間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