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主題演講

鄭大衛
David TEH

日期
2019/10/12 13:00-14:00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策展的職能為何?

是什麼因素定義了策展在亞洲當代藝術中的角色,而這些因素與世界其他地方又有何差別?無論我們的當代性有多麼自以為或者渴望顯得全球化,無論策展人在藝術全球化之中可能有多麼關鍵,「策展」與「當代」這兩個專業術語仍舊很少被審慎地檢視,且在任何情況下也絕非普世。作為演繹當代藝術之當代性的主要演員之一,策展人依然會在往後的歷史中特別顯眼,至少他們在東南亞地區相當受矚目。在本報告中,我將重點討論策展職能在亞洲的特殊性,撇開一些在這個地區的歷史上並不成立的(西方)專業假設,去尋找策展人與國家權力、官僚勞動以及作者權之間的愛恨關係。過去因為亞洲策展人在努力地追求與國際藝術系統中那些在製造視覺品味的游牧者在平等的基礎上鞏固自身專業,上述那些結構性的問題便可能被放在一邊。但隨著該系統的重心向我們的方向移轉,我們就不能再迴避這些問題了。

 

鄭大衛
David Teh
作家、策展人,現任國立新加坡大學助理教授,研究聚焦於東南亞當代藝術。其策展計畫包含2018年第十二屆光州雙年展七個子題之一「返回」(Returns),「Misfits: Pages from a Loose-leaf Modernity」(世界文化宮,柏林,2017),「傳遞」(Transmission,湯普生藝術中心,泰國,2014),「第七號影像旋渦」(Video Vortex #7,日惹,2011),「不真實亞洲」(Unreal Asia,第55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2009)。其寫作散見於國際藝術期刊,包含:《第三文本》、《Afterall》、《藝術論壇》、《理論文化與社會》、《藝術邊界》。2017年出版《泰國藝術:當代思潮》(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一書;與David Morris共同編輯出版Afterall 展覽史系列叢書《藝術家對藝術家:1992-98年清邁獨立藝術節》(2018)。
回應人/主持人:許芳慈
現任職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美術館擔任策展人。他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獲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研究獲新加坡總統獎學金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潛力青年研究獎助,研究興趣為冷戰美學的現代性視覺考研,記憶政治之於動態影像的關聯性。曾任職香港亞洲文獻庫數位典藏經理、國立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近期策劃展覽包括2019年於馬尼拉大都會美術館舉辦之「東南亞性 / 別身體」(與Tessa Maria Guazon共同策展),鳳甲美術館舉辦之「負地平線:2016年台灣錄像國際展」(與呂佩怡共同策展),於立方計劃空間舉行的「透工—萬迪拉塔那與他所捨棄的影像」(2016),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的「在現場:卡帕百年回顧展」(2013)等,其他參與的跨界研究展演計畫包括新加坡藝術家羅子涵的「藝術家大會—朗根巴哈檔案」(2012–2013),以及由柬埔寨SA SA BASSAC藝術空間與紐西蘭聖保羅藝廊協同舉辦的移動式駐村計畫「田野:柬埔寨流移探詢」。寫作散見於馬來西亞皇家亞洲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藝術觀點》與《藝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