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論壇

主持人:郭昭蘭、蔡明君

日期
2019/10/13 17:00-18:00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講者:皮力、周郁齡、尤恩・古梅爾(Yoann Gourmel)、瑞牧德斯・馬拉薩斯卡(Raimundas Malašauskas)、Eileen Legaspi Ramirez

主持人:郭昭蘭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學理論與策展實踐。她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美國評論如何透過詮釋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與1960年代美國新達達藝術,建構其反現代主義版本的後現代藝術理論。郭昭蘭的策展實踐關注聲音實踐與視覺性的交互作用、影像與視覺文化。展覽計畫包括:台灣錄像雙年展「憂鬱的進步」(2012)與鄭慧華合作策展,探索現代性發展歷程在世界不同地區所帶來的衝擊與問題。「健忘症與馬勒維奇的藥房」(2016)對公共典藏與藝術史、現代性,提出七組的提問,給尚未被典藏的事物,預備了一份備忘錄。「困難的風景:聲音製圖學」(2016),以「譜」為主軸,把聲音文化的圖像取徑,提議為建立未來地圖的另類方法。2018年為春之基金會籌劃「聲音想怎樣?」論壇,在過往由視覺藝術主導的創作生產脈絡中,探問被假設為遲到的聲音元素,如何在當代藝術的跨域思維中,以後進之姿,同時推進兩造的問題意識。翻譯著作有鲍里斯・葛羅伊斯(Boris Groys)的《藝術力》(2015,藝術家出版社)。
主持人:蔡明君
蔡明君,198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家鄉在南投,從16歲離家唸書之後,經常處於一種游牧的狀態,在不同的國家、城市以及居所之間穿梭。不斷移動的狀態加上觀察者的性格,加上從國中上了美術班至今都在藝術領域中學習與工作,引發她探索藝術和大眾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好奇,她長年來對於環境、自然與生態有著深刻的關心,近年的研究與實踐逐漸走入了無牆的環境之中。她的計畫多半是場域與脈絡限定,與合作對象以分享、討論、甚至挑戰的方式有著密切合作過程,並針對每一次的合作者以委託製作為概念發展出計畫與展覽。現為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持續進行當代藝術創作與策展實踐。近三年的策展計畫包括「心靈的歸宿——李足新個展」、「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綠洲」、「負育群帶聚落——文化部空總文化實驗室實驗建築計畫」、「推拿——侯俊明《身體圖》計畫」與「後植民計畫——社區生根創作」。